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青年軍出師東北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我叫張迅學,民國三十三年就讀國立陝西第七中學時,響應蔣委長「一寸山河一寸血、十萬青年十萬軍」號召而投筆從戎,在老家陝西加入青年軍,跟著部隊到了雲南曲靖營區進行集訓,青年軍各項戰技訓練非常紮實,大家磨拳擦掌準備與日本鬼子來場大戰,把他們趕出中國大地,但我們還沒有參戰,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,日本就投降了,當時我是青年軍二○七師土兵,駐地就在雲南曲靖。。
抗戰勝利後,二○七師奉命開往東北。師部、師直屬各單位與六一九團、六二○團、六二一團等,分成三梯次,不攜帶重兵器向東北出發。我是三十四年十月六日第三梯次由雲南曲靖出發的部隊,由於路程遙遠且路況多變,且當時抗戰剛結束,國家百廢待舉,也缺乏大型運輸工具,於是徵用民間車船,走走停停,到達上海已是三十五年二月底了。
在上海休息數日,於三月三日搭乘美軍登陸艦,經東海到葫蘆島登陸,在三月十七日進駐瀋陽,接替五十二軍防務,團部駐於大南門內張氏祠堂,迫砲連分配駐防大小南門及大小南邊門。
在瀋陽駐防到七月底,六二一團第一營奉命開往康平、法庫,幫助農民收割大豆、高粱,迫砲一排排長楊皖白帶領全排支援,後又隨駐防內蒙古博王府,九月底第一營又奉命前往遼北省西安支援。行軍到太平嶺時,被中共四野司令林彪以多於一營五倍的兵力,拿著接收自日軍的武器包圍猛攻,全營五百多名官兵死傷近四百人,幾乎全軍覆沒,只有第二連連長戴冠華帶著約一百人突圍成功。
當時我所屬的迫擊砲連走在部隊的最後方,尚未到達太平嶺,就遇到戴冠華從戰場上帶出來的一百名生死與共的青年軍同志,大家會合後退回平崗,駐防到十月底但卻遲遲未見接防單位。六二一團長劉少峰將軍同意待退的青年軍步行到四平,再乘火車回瀋陽辦理退伍。於是我與同班十名同袍回到瀋陽,再到東陵青年軍退伍復員委員會辦理退伍復員手續,在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五日退伍,離開戰場並重新拿起書本入學長春青年中學。
隨著東北戰事吃緊,我們跟著學校一路往南撤退,學校到浙江嘉興後與嘉興青年中學合併,此時大陸局勢已風雨飄搖,學校後被迫停辦,於是我投考第六軍幹訓班重新回到軍中,在三十八年十月隨部隊由上海搭船來到臺灣,為防衛臺灣寶島,我曾駐防馬祖三次、金門四次,後轉任教職退休。
【作者速寫】張迅學,第六軍幹訓班結訓,輔導會專業人員教育中心國文專修科第二屆畢業。陸軍第一士校文史組組長退休。
(點閱次數:1066)